浙江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00383《学前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10-27 14:29:55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00383《学前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有计划的与偶然的,有组织的与无组织的,有人教的与自学的,所有年龄人的以及采用不同手段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A)
A.广义教育
B.狭义教育
C.终身教育
D.全民教育
3.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其中(B)是核心。
A.教育制度现代化
B.教育观念现代化
C.教育内容现代化
D.教育方法现代化
4.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C)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5.“成熟势力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A)
A.格塞尔
B.斯宾塞
C.吴伟士
D.斯特恩
6.下列关于个体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个体发展是由脚到头进行的
B.个体发展是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C.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D.个体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的
7.从幼儿颜色视觉的发育来看,一般从(C)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1个月
B.2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8.(A)的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以老教小
B.自己模仿
C.师傅教徒弟
D.首领教成员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古希伯来家庭教育时期的幼儿教育特点?(B)
A.父亲负责所有子女的教育
B.幼儿教育内容主要有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
C.年幼子女属于父母的私有,他们在家庭中并不占有一席之地
D.父亲出于对儿童自身特点的了解与认识,因而在教育儿童时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
10.斯巴达的儿童由父母抚养到(C)之后就要进入国家体育场接受严格训练。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11.下列著作中,(C)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母育学校》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白板说”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B)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奇
13.1837年,(B)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幼儿园。
A.卢梭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奇
14.《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哪位教育家的著作?(A)
A.杜威
B.皮亚杰
C.加德纳
D.蒙台梭利
15.1907年,(D)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在那里进行教育实验,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
A.杜威
B.皮亚杰
C.加德纳
D.蒙台梭利
16.“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D)
A.皮亚杰
B.桑代克
C.斯金纳
D.维果斯基
1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C)
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陶行知
D.陈鹤琴
18.关于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制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目标应从只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需要重视培养幼儿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C.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
D.由于幼儿年幼、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不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9.(B)以后的儿童已不满足于简单地模仿动作了,而对扮演角色感兴趣,并逐渐进入角色,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逐渐加深,角色游戏也就随之出现了。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20.一般认为,培养儿童独立自主性的难点在于(A)
A.家长
B.幼儿园
C.社区
D.以上都是
21.(B)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A.综合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独立自主性原则
D.发展适宜性原则
22.(D)是直观形象法之一,即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23.前苏联一位教育家在研究儿童行为的坚持性时曾采用了一种有趣的方法:他让参加实验的儿童扮演站岗的哨兵。结果发现,孩子们竟能原地不动地“守卫”很长时间,而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究其原因,这位教育家采用了(C)
A.环境体验法
B.行动操练法
C.角色扮演法
D.游戏化方法
24.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是亲子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家庭教育的(A)
A.率先性
B.丰富性
C.终身性
D.深刻性
25.我国规定托儿所的性质是(D)
A.保育性质
B.保育和教育性质
C.社会福利性质
D.社会福利和保教性质
26.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D)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
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陶行知
D.陈鹤琴
27.(B)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
A.约翰·杜威
B.约翰·鲍尔比
C.霍华德·加德纳
D.丹尼尔·戈尔曼
28.(D)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家访
B.家长会
C.家长学校
D.开放日活动
29.教育家(D)指出:“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裴斯泰洛奇
D.苏霍姆林斯基
30.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用(C)的费用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培养。
A.5%
B.8%
C.10%
D.15%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1.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32.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33.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34.发展适宜性
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5.讨论法
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36.入园教育
入园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37.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38.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
39.学前启蒙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哪些?
答:
(1)品德方面的启蒙教育;
(2)智力方面的启蒙教育;
(3)体能方面的启蒙教育;
(4)美的启蒙教育。
40.教师在运用观察法时应该注意哪些?
答:
运用观察法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
(2)教给儿童观察方法。
(3)正确组织儿童观察。
41.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1)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42.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题作答,若多答,按所答前1小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10分。
43.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答: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以下因素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一)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与家庭教育。职业是家庭社全经流地位的标志和象征,许多调查显示家长的职业和家庭教育影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家庭教育质量。一般来讲,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比较关注家庭教有的科学性和教育质量,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二)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家庭的历史比国家还要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家庭文化同家庭结伴而来。所谓家庭文化是家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适应特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所创造与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家庭文化在陶治和塑造家庭成员的性格、气质、人品乃至世界观方面都有着别的因素难以取代的特殊作用,对人的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中成长的儿童性格开朗,具有积极向上、喜欢与人交往等品质特点。家庭的一日生活起居常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方式、消费方式和闲暇活动方式等生活方式与其价值观、人生观紧密相连,对人生的价值取向是其生活方式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差异就在于生活方式,尤其是闲暇生活方式。调查资料显示,不少家庭教育中,不文明的生活起居方式、消费方式和闲暇活动方式,如生活无节律、暴饮暴食、愚性消费、精神生活贫乏等正危害着孩子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
(三)家庭经济与家庭教育。家庭经济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经济状况如何对于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某些家庭中反而由于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孩子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大手大脚,懒惰等。
(四)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从家庭规摸来看,一般包括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扩大家庭。从家庭的完整性来看包括完整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如单亲家庭),研究表明,核心家庭和完整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为有力度。
(五)家庭气氛与家庭教育。家庭气氛如何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研究表明,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中,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保证了教育效果,而在专断、紧张和常有冲突的家庭中孩子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另外在平淡、不活跃、关系疏远的家庭导致了子女与双亲的离心力,家长难以和子女沟通,也就必然削弱教育的影响力。
(六)子女人数与家庭教育。我国自70年代末期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乡独生子女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目前城市独生子女约占90%以上。对独生子女的许多研究,证明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个性品质上的毛病,如自私、怯懦、生活能力差等,在许多调查和研究中还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在学业和品德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独生子女确实在个性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在幼儿和小学阶段较为突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龄伙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这一缺陷得到弥补。
(七)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父母所持的对待人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观念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积极向上、工作认真严谨的父母为孩子作出了榜样,反之那些作风懒散、不求上进者也给予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
(八)家长期望与家庭教育。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期望,适当的期望能够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努力在做人、学业等各方面获得进步,但是家长过高的期望,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则会走向负面后果。
44.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
答: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是:
(1)爱心。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幼儿像稚嫩的小草,需要温暖和关怀的环境。爱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像家庭一样温暖,从而愉快地参加活动和接受教育。幼儿教师是决定幼儿是否能够适应集体生活并在集体生活中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常常根据幼儿教师的态度来判断这个陌生的集体环境是否是一个安全和可信赖的场所。只有当孩子觉得他是在被关心,感到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放心地离开父母,才有好奇心去探索周围事物。幼儿情感的健康成长需要靠成人的爱心来营造。有人提出只能单纯传授知识已不能算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只有在保护和培育孩子的心灵上做得出色,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幼儿教师。
(2)观察力。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一个不会观察的教师是绝对不称职的。由于幼儿语言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通过每天实实在在的与幼儿接触,仔细地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的宝贵资料,为教育提供基础。
(3)沟通能力。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幼儿教师的沟通对象不仅包括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包含着与家长的沟通,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沟通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这里主要讲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中,教师是一个主动者,在这个主动的交往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学教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5)科研能力。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热潮的掀起,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已经不仅仅限于带好班、上好课,而向着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扩展。在这一形势下,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课题,开展科研并以科研促教学。幼儿教师的科研活动应该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密切相连。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6)写作能力。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包括教养日记、工作汇报和论文写作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积累材料、多练笔,也是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思考、总结、分析自己的经验教训,并与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7)自学能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终生学习成为适应这个社会的重要信条。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8)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由于幼儿教育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事件。如幼儿被烫伤,被食物噎住或者一些急性疾病的发作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及时地发现、辨别和当机立断的处理。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卫生常识和急救能力,以便更好地担负起幼儿教师的重任。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2018-2022 浙江自考网(zj.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浙江自考网(zj.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